項 目  | 定義或檢驗方法  | 
密 度  | 常用浸漬法和密度瓶(原稱比重瓶)法。  | 
吸水性  | 用吸水百分率(%)表示。  | 
交聯(lián)度  | 交聯(lián)電纜中常用熱延伸法(應力—應變法)和平衡溶脹法來考核;熱延伸法是測定試樣在熱負荷下的伸長和**變形。溶脹法是將試樣小塊放入二甲苯中,經110℃±2℃和24h溶脹前后的重量比。  | 
發(fā)泡塑料的 表觀密度  | 單位體積的泡沫材料在規(guī)定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時的重量。  | 
抗拉強度和 斷裂伸長率  | 拉伸試驗時,試樣斷裂時承受的最大拉力;試樣斷裂時標距間距離的增加量與初始標距之比。  | 
直角撕裂強度  | 直角撕裂強度等于撕裂負荷除以試樣厚度。  | 
邵氏硬度  | 用邵氏硬度計,把壓針壓入試樣的深度轉換為硬度值來表示。  | 
炭黑含量  | 用于電纜絕緣和護套的炭黑含量和礦物質填料的含量測定。  | 
炭黑分散度  | 用顯微鏡觀察試樣中炭黑顆粒大小,以評人方法來表示炭黑在聚乙烯中的分散程度。  | 
熱塑性塑料的 維卡軟化點  | 測定熱塑性塑料于液體熱介質中。在一定的負荷一定的等速升溫下,試樣被1mm2壓針頭壓入1mm時的溫度。  | 
熔體流動速率  | 又稱熔融指數(shù)MI,表示熱塑性塑料在一定溫度和一定負荷下,熔體流過標準口徑10min的重量。  | 
差熱分析  | 對電線電纜用聚烯烴絕緣和護套材料,通過測定試樣在高溫氧氣條件下,開始發(fā)生自動催化氧化反應的時間,來判斷試樣熱穩(wěn)定性。  | 
200℃熱穩(wěn)定 時間  | 通過測定試樣在200℃高溫下開始發(fā)生分解反應的時間,來判斷試樣熱穩(wěn)定性。  | 
熱變形  | 對電線電纜用PVC塑料,測定試樣在120℃下,一定負荷作用時其變形情況,熱變形是被壓縮去的厚度與試樣原始厚度之比。  | 
PE耐環(huán)境 應力開裂  | 把規(guī)定濃度的試劑注入做好試樣的玻璃管中開始記時,出現(xiàn)第一個試樣開裂時間為F0時間,此為失效試片,失效試片數(shù)達50%的時間為F50時間。  | 
低溫沖擊 脆化溫度  | 試樣在一定熱介質(工業(yè)酒精)中,受沖錘沖擊而彎曲90°,當試樣破壞(試樣必成兩段)達50%概率時的溫度。  | 
耐化學藥品 (藥品如:乙醇、鹽酸等)  | 試樣應放入液體試劑中浸泡,在23℃±2℃下經規(guī)定時間后,觀察試樣重量、尺寸、外觀的變化,記錄浸泡前后測定結果。  | 
耐油性  | 浸泡用油如礦物油、煤油、汽油等的浸泡時間和溫度應根據(jù)產品標準規(guī)定進行。  | 
氧指數(shù)  | 試樣在氧和氮混合氣體中,剛好維持燃燒時所需的最l低氧含量。  | 
閃燃溫度和 自燃溫度  | 材料受熱分解放出可燃氣體,剛好能被外界火焰點著,這時空氣的初始溫度為閃點,塑料受熱到一定溫度后,不用外界火源而自行發(fā)生有焰燃燒、無焰燃燒或爆炸,這時周圍空氣的初始溫度為自燃點。  | 
氯化氫含量  | 電線電纜材料燃燒時放出氣體的定量測定,主要針對水溶性氣體,如HCL等,用專用氫鹵酸含量進行測定。  | 
煙密度  | 電線電纜材料燃燒時的發(fā)煙性試驗,有重量測定法和光測定法兩種。前者是測定材料燃燒前后的重量的損失值,由此推斷發(fā)煙量的多少;后者則用測定所生煙霧時光強度的衰減量來判斷發(fā)煙量的多少,又叫比光密度測定法(NBS法)。  | 
電阻率  | 絕緣材料的體積電阻率ρV和表面電阻率ρS用高阻計法測定,采用三電極系統(tǒng)分別測定。  | 
工頻電氣強度  | 電氣強度是試樣在規(guī)定條件下發(fā)生擊穿時的電壓與試樣厚度之比。  | 
介電常數(shù)ε和介質損耗角正切tanδ  | 用三電極系統(tǒng)和交流電橋測定ε和tanδ,前者由公式計算,后者由測量儀表直讀。  | 
老化性能測定  | 用空氣箱熱老化法,測試結果用老化前后抗拉強度的變化率和斷裂伸長率的變化率表示。  |